2015年,美丽乡村建设指挥部将围绕“产业生态、环境优美、生活富裕、乡风文明”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,以“突出绿化提升、推进三个覆盖、抓好连片整治、打造示范片区”为重点,分类深化、梯次推进环境整洁村、生态文明村、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,到2015年底全县80%的村庄达到环境整洁村建设标准,30%的村庄达到生态文明村建设标准,7%的村庄达到美丽乡村建设标准。
一是打好镇村绿化提升攻坚战。以“绿化通道”和镇村驻地绿化为抓手,集中开展镇村绿化提升攻坚,构建“驻地绿化为中心、道路绿化为骨架、小景点绿化为亮点、周边绿化为屏障”的镇村绿化体系。到2015年底,镇村绿化覆盖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,其中镇驻地绿化覆盖率达到30%以上、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25%以上;每个县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内培育3-4个绿化样板村庄,县域内村庄全部达到市级环境整洁村绿化标准,103个村达到市级生态文明乡村绿化标准,20个村达到市级美丽乡村绿化标准,2个镇达到市级绿化标准。
二是推进环境整洁村“三个全覆盖”。“村村净”全覆盖。县域所有村庄全部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,各镇街要建立健全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乡环卫一体化组织监督机构,加强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监督考核,建立完善督查考核体系,提升环卫托管服务水平;实施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,每个镇街选择2个村开展垃圾分类试点,争取2015年建设一处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或垃圾处理场。“户户通”全覆盖。2015年计划实施农村网化工程150公里,农村道路硬化“户户通”297公里,同步设置排水设施,确保6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,在全市率先实现农村道路“户户通”全覆盖。“街街亮”全覆盖。所有村庄主次街道和公共活动场地实施亮化工程,力争6月底前全部完成,实现村庄亮化全覆盖。
三是抓好生态文明村连线成片整治。实施“一村翠绿、一塘清水、一处广场、一院洁净”四大工程,连线成片集中打造生态文明村。到2015年底,生态文明村所有街巷均实现全覆盖绿化,省县道沿线的村庄率先建设围村林;按照防洪调蓄型、种养综合利用型和亲水景观型三种类型进行坑塘治理,每村重点整治1个坑塘,通过疏通水系、清淤扩容、美化绿化,恢复农村坑塘自然生态面貌,初步形成“水清、岸绿、景美”的生态景观;在2014年完成365个村级文化广场的基础上,进一步提升广场绿化标准,完善广场功能,加快推进剩余村庄的文化广场建设,确保6月底前实现村级文化广场全覆盖;持续推进“环境治理进家庭、争当文明卫生户”活动,每户庭院做到干净整洁,房前屋后、院内院外达到“无垃圾、无污物、无杂草”的标准,生态文明村“清洁庭院”达标率达到50%以上。
四是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片区。在持续打造张黄镇五里三贤示范片区的基础上,推进老砦镇许楼示范片区等12个县级示范片区建设,努力创建市级示范片区。鼓励镇街整建制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片区,争取年内形成美丽镇街样板雏形。
五是健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推进体制。加强组织领导。坚持县组织、镇主抓、村实施的原则,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“一把手”工程,镇街党政主要领导都要联系一个示范片区或一个示范村。把美丽乡村建设纳入“第一书记”和包村干部的工作职责,作为驻村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。密切协作配合。
指挥部成员单位按照“建设共担、成果共享”的理念和“计划对接、规划衔接、项目配套”的要求,加强配合协作,捆绑落实建设计划,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、农村土地整理、一事一议等各种涉农项目有机结合,并将相关建设项目优先安排到美丽乡村示范片区,发挥项目叠加效应。加大资金投入。县财政整合各部门涉农资金集中投入,重点向美丽乡村建设倾斜;拿出专项奖补资金对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乡环卫一体化进行奖补。强化督导考核。将美丽乡村建设纳入2015年镇街科学发展综合考核,对承担美丽乡村建设任务的县直部门列入工作目标进行考核。县美丽乡村建设指挥部加强调度和督查,从2015年3月起每月进行一次美丽乡村建设督查排名,每季组织一次美丽乡村建设现场观摩,并严格按照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考核办法问责问效。